教授为妻子办捐赠手续8个月后捐角膜遗体(组图)

2013年02月17日00:00  天津网-城市快报
王教授亲自挑选的遗像 王教授亲自挑选的遗像
教授的夫人陆份 教授的夫人陆份

  本报讯(记者 刘晓艳 通讯员 朱宝琳 图片由通讯员翻拍 2月15日14时许,享年81岁的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王镭的遗体,在家属和志愿者的护送下,正式捐献给天津医科大学。距此28个小时前,他的一双眼角膜已被成功摘取,捐献给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8个月前,与他相濡以沫50年的老伴、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退休职工陆份(音宾)辞世,王镭亲手为她办妥了角膜、遗体“双捐”手续,二人成为天津大学共同捐献角膜和遗体的首对夫妇。

  摘下呼吸机只说了一句话“要捐遗体”

  2012年8月20日,老伴去世近2个月后,身体一向硬朗的王镭因心脏衰竭被紧急送往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医生说病情极其严重,心脏三根主动脉堵塞,让我们准备后事。”王镭的儿媳刘红梅恳求医生让家属进病房看老人“最后一眼”。看到儿媳和孙子穿着消毒衣进入病房,王镭吃力地抬起手试图拽下呼吸机的罩子。征得老人同意,刘红梅给他摘下了呼吸机:“他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要捐遗体。”

  2010年9月,陆份写下一份两页的遗嘱,详细安排了身后事——要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2011年2月,老伴独自一人把两份公证书办好,王镭才得知,她是拖着得过半身不遂的身体,一个人从西青区大寺的家坐公交车到河西区往返3次才办妥了手续。刘红梅回忆,婆婆去世后,公公曾说:“我是老党员,都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我很敬佩她。我们是有知识的人,遗体捐给学生学习很有益。”

  “心脏烂得不得了”也要出院指导学生答辩

  2012年11月16日,王镭因心衰、心梗第二次住院,但住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强烈要求出院,因为“还有学生没答辩,不能因为我影响学生毕业”。医生感慨,王镭的心脏彩超LEF值只有32F,不到正常值的一半,“心脏烂得不得了。”

  刘红梅泪流满面:“爸把他带的自动化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几个学生叫到家里来指导论文、写评语。我明白,爸爸任教57年,如果工作不完成就对不起学生,这也不是他的作风。”

  生前最后半个月回家办完“该办的事”

  今年1月7日,王镭因呼吸困难第三次住进医院。1月30日,他说“要回家”。刘红梅说,公公回家后身体虚弱,但总是坐着休息会儿就开始在电脑上写东西。“直到2月11日正月初二,爸爸把遗嘱交给我,他说:‘我该办的都办完了,剩下就是你们的事了。’”

  王镭在遗嘱中写道:“我作为一名培育人的园丁,愿意死后把眼角膜捐给眼科医院,如果能使失明的人重见光明,那是极其美好的事情。另外我愿意把遗体捐献给天津医科大学,给学生们做解剖实习用,可以说我死后仍在做我的园丁工作,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2月12日23时55分,王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遵照王镭的遗愿,他去世后一切从简,只给儿女留下一张亲自挑选的彩色照片作为遗像。

  王镭的桌角放着一对玩偶——老婆婆和老爷爷对坐着满面含笑。他的孙子说:“这是爷爷最喜欢的东西。现在爷爷和奶奶又能在一起了。”

(原标题:天大教授夫妇双捐角膜遗体(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发展公共交通治理雾霾
  • 体育NBA-詹韦62分热火擒湖人 书豪6犯火箭负
  • 娱乐各地春晚精彩回顾 赵本山收山作
  • 财经日媒称中国外贸首次超美国成世界第一
  • 科技传苹果正测试腕表类智能设备
  • 博客唐师曾:庄则栋逝世 庄则栋最后一篇博客
  • 读书真实战斗力:朝鲜军事实力大公开(组图)
  • 教育超七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统称叔叔阿姨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